回族著名剧作家沙叶新7月26日凌晨5时03分在上海归真,享年79岁。消息一传出,业界不少人纷纷表示悼念。
沙叶新生于1939年,江苏南京人,回族。他曾担任上海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等职。1985年开始担任上海人民艺术剧院院长,1993年主动弃职。
沙叶新在戏剧领域创作丰厚,代表作《假如我是真的》、《陈毅市长》、《寻找男子汉》、《大幕已经拉开》、《耶稣·孔子·披头士列侬》等剧。
他的作品个性鲜明,视角独特,笔触大胆,上世纪八十年代创作的作品,几乎每一部都引起强烈反响。他曾表示:“我没有别的本事,一辈子都在拿笔,一辈子都在思考。用戏剧的方式把真相留下来,告诉青年一代,这是我的责任。”
沙叶新创作的《假如我是真的》是根据上海真实发生的一起骗子冒充高干子弟招摇撞骗的案件编写的,可以说是“文革”之后第一部反映干部特权的话剧,在当时掀起轩然大波。
香港拍摄的影片《假如我不是真的》由谭咏麟主演
话剧《陈毅市长》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保留剧目,沙叶新创作于1980年,首演于1981年,后被改编为同名电影。剧中描写了陈毅在上海解放初期当上海市长期间的工作、生活和思想风貌。一般描写大人物的作品不同,沙叶新不仅突破了传记体戏剧“一人一事”的传统结构,同时他笔下的陈毅既有大将风度,又有风趣幽默的一面,看来令人觉得可亲可近。这在当时还是非常独特的表现方式,也引起了许多争议,起初甚至没有进行公演。
他创作的《马克思秘史》也是依照真实的原则,写出人“本来的面目”,让伟大人物呈现出人性的层面。这部作品刚一出来时也被许多人批评,认为他不应该把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写成了一个好父亲、好丈夫、好朋友。
1986年,关注社会现实的沙叶新又创作了话剧《寻找男子汉》,该剧演出时恰逢高仓健式的男子汉流行全国,因此引发了一场关于“寻找男子汉”的讨论和热潮,之后也被改编成电影搬上大荧幕。
1987年,他跳出现实主义框框独辟蹊径创作了风格迥异,有着黑色幽默风格的作品《耶稣·孔子·披头士列侬》。剧中在一个封闭社会空间里,什么都是整齐划一的,小便都要统一在一个时间。他借助这种非现实写作,批评洗脑的做法,该剧随后获得加拿大“1988年舞台奇迹与里程碑”称号。
对于自己当时的作品总能引起关注,沙叶新认为是因为话剧更能反映现实、突出现实。“当时社会在思考,知识分子更在思考。知识分子从事话剧创作,比其他一些戏曲创作更容易触及现实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反映现实的话剧演出之后反响也更大,这样就造成滚动的效应。 ”
对于自己在“文革”期间的工作,沙叶新也做过反思。他说自己在“文革”期间他写过很“左”的戏,“当时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反而还有受器重的感觉。现在回想起来,那时我的文艺思想还是非常愚昧的。”
直到1971年之后,沙叶新逐渐清醒起来,“我开始按照自己的主张去创作,不再做权力的应声虫。我写的第一部戏《陈毅市长》和第二部戏《假如我是真的》,都是用剧作间接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作家最重要的素质就是独立的品格,自由之精神。假如我认定了知识分子的责任,我就应该勇敢地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沙叶新曾说。
沙叶新性格开朗,言语风趣幽默,是大家公认的性情中人。从他独具一格的名片上就能看出他的幽默:我,沙叶新。上海人民艺术剧院院长——暂时的;某某理事、某某教授、某某顾问、某某副主席——都是挂名的;剧作家——永久的。
他有个常年坚持的习惯,那就是不论寒暑都洗冷水浴。他经常乐呵呵的对朋友说:“冷水浴还有个好处,就是我做任何事情,只要做的对,就不怕别人给我泼冷水了。洗了几十年的冷水浴,害怕别人给你泼冷水吗?”
沙叶新患癌症后,妻子暗自哭了多次,而他却处之泰然,还写了一个偈子说:“此次遭劫,毫不惊慌;虽然凶险,并非膏肓。与病同体,福报回向。”开刀之前,医院院长问他有什么要求。他说:“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希望尽量保留我的一点胃,不要全部切除。螃蟹是‘无肠公子’,我的胃要全切除了,我就是‘无胃文人’,感觉不好。”
沙叶新晚年也以敢说真话而著称,可以说是以自己的一生为中国知识分子做出了一个榜样。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