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坤园是条名不见经传的小巷,甚至很多回坊以外的老西安都叫不上名字。不过,这条小巷的东口,至今仍保存着一座古老的牌楼,虽然经过翻修,但仍保存着过去的原貌。解放前,这里是条天黑就让人生畏的黑巷子,解放后,这里成为全国的卫生模范。
修旧如旧保存老牌楼原貌
小坤园是红埠街与小皮院之间的一条小巷,东起麦苋街,南至小皮院,呈不规则的T形,长232米。《明清西安词典》中载,小坤园原名皮院后巷,位于小皮院北,在原隋唐长安横街处,唐末改建新城后逐渐成为居民坊,因地处大小皮院之后,故称皮院后巷。民国初年改名小坤园。1966年改名立新三巷,1972年更名为小坤巷,1981年恢复原名。
记者在小坤园采访时,听一些老住户说,相传过去小坤园是莲湖公园的苗圃,培育各种树苗花苗。小坤园一带的老住户海明轩则说,相传,小皮院、大皮院过去本叫小陛院、大陛院,是元代时蒙古王爷的官邸,而小坤园可能是王爷的后花园。不过,这两种说法都只是口耳相传,没有更多的文字依据。
小坤园附近的老住户、81岁的马存杰老人说,小坤园最大的特点,是有一个古旧的牌楼,以前牌楼破破烂烂,年久失修,瓦片有随时掉下来的可能,前些年清真寺和街道办事处组织重修,将这个古老的牌楼保留了下来。
麦苋街老户,回坊文化人杨君先生告诉记者,他参与了小坤园东口牌楼的翻修工作,据他考证,小坤园牌楼是回坊保留至今的最古老的牌楼。杨君说:“小坤园的牌楼并不大,甚至不显眼,但形制非常古朴,建于何时现在已经无人知晓,不过从风格看来,应该至少是清代的建筑。”这座牌楼南北两边以两面砖墙支撑,高约3米,砖墙上是木构灰瓦屋顶。杨君记得,从他小时候记事起,小坤园的牌楼就是这个样子,也没有牌匾,因为牌楼年久失修,比较危险,2012年,北院门、麦苋街一带打造历史文化街区时,将牌楼重建,“当时有人提议将原有的小牌楼改建成一座更有气派的大牌楼,在我的建议下,最终决定修旧如旧,保持老牌楼的原貌,并尽量用牌楼本身的材料复原,所以,小坤园现在的牌楼,形制大小和原来没有区别,”杨君说,“回坊的街道里有许多牌楼,比如大学习巷、化觉巷、西羊市等,但只有小坤园的这个牌楼是从过去一直延续下来的‘老古董’,其他牌楼要么是后来修建的,要么是翻修时改动较大。”
老户何家的祖传麻花供不应求
小坤园附近的老住户,81岁的海兆庆老人说:“民国时,小坤园人烟稀少,街上有墓园,到了晚上孩子们就不敢到那里玩耍了。传说那里闹鬼闹神,当然这都是大人吓唬孩子的话。从我小时候到现在,小坤园街道的形状变化不大,但是面貌变化非常大。解放前,小坤园卫生很差,牛骨头垒墙。解放后,在何树森和马纪英的带领下,小坤园和兰州的一个街道形成了卫生互访,小坤园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了卫生模范。”
马存杰老人说,小坤园的老住户很多家里人已经不在此居住,还有的老人不在了。麦苋街和回坊其他地方一样,住户很多是宰杀牛羊,或是提篮小卖,加工或是批发牛羊杂再叫卖,其他的行业很少。海兆庆老人告诉记者,小坤园户数比较多的老户有兰家、林家、还有两户同姓不同宗的何家。其中住在巷东口的何家,家里几代人以批发麻花为业。过去社会路有个市场,何家人每天晚上凌晨炸了麻花,天亮后一大早到市场上卖,他家的麻花做得很好,很抢手,供不应求,很快就卖完了。解放后,何家的何树森曾是小皮院居委会主任,无私奉献,为这一带居民做了不少好事,是莲湖区人大代表,1958年,他和刘达、马延年三个人合起来组建了狮子庙街的耐火土厂,让一些就业有困难的青年在此工作。抗美援朝时期,由何树森等人发起,麦苋街居委会和小皮院居委会联合起来,在麦苋街办起了一个群众阅览室,每天晚上给群众读报,放映幻灯片,这个阅览室培养了许多年轻人,后来送到兰州民族学院学习。很多回坊的民族干部就是阅览室培养出来的。海兆庆老人就是在阅览室学会了读书写字,他1950年到1955年间在阅览室读书,当时市青联还有专人在阅览室和青年人谈心,跟他们讲伟大理想和社会主义建设,对当时一批青年人影响深远。
海兆庆说:“另外一户同姓不同宗的何家,民国时出了一位何济广(音)阿訇,他不仅主持礼拜,每天晚上还要在阿文夜校教青年人学习,不讲辛苦和报酬。他的弟弟何子真,师从回坊名医马芾轩,也是回坊有名的老中医,看儿科很在行。”这户何家住在小坤园西段。
小坤园老户兰家和林家,都是正门开在小皮院,后门开在小坤园,兰家和林家都是宰杀牛羊的屠宰户。现在人口逐渐增多后,很多户人家把正门也开在了小坤园。
曾是全国卫生模范
小坤园老住户,71岁的马雅娟老师曾担任过庙后街小学的校长,她自1950年起,随母亲马纪英从麦苋街搬到了小坤园居住。马雅娟还记得,那时候小坤园属于偏僻小巷,很破旧,巷子里都是住家户,连小杂货铺和摆摊小贩都没有,她说:“现在小坤园仍是条清净的小巷,我住到这里60多年,从没见过巷子里有小铺子、摆摊的,要摆摊都在巷子外面”。
马雅娟的母亲马纪英曾是莲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还是北院门消费合作社代表,在坊上比较有威信,也是小坤园一带人尽皆知的名人。说起自己的母亲,马雅娟打开了话匣子:“母亲本是家庭妇女,住到小坤园后,就在小皮院居民委员会工作,她人很干练,又是热心肠,为街上的居民服务,带领大家搞卫生,1951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小坤园从原先脏乱的小巷,变成了全国的卫生模范。那时候街上没有下水,家家户户用旱厕,极不卫生,为了搞好卫生,居委会倡导大家填掉旱厕,改用马桶,我还记得当时马桶红红亮亮的,每天定时有人来清理,经过这样的改造,小坤园的卫生状况大为改观。后来,在小皮院小学(现在的团结小学),母亲还曾带领社区妇女识字扫盲。”1962年,马纪英到别的地方去工作,离开了居民委员会。
过去小坤园是土路土房子,道路特别泥泞,下雨天要穿泥屐,后来铺成了砖路,大概五六年前,改成了现在的水泥块铺成的路面。马雅娟还记得,解放后街道铺设下水管道时,曾挖出许多牛羊骨头,就是因为过去这里的住户很多以宰杀牛羊为业。过去,巷子里每家每户的院子都比街面低,有的人家院内甚至比街面低1~2米。马雅娟说:“我家的房子也是土坯房,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土坯墙外包了砖。我家院子过去很漂亮,是个三合院,有街房、厢房、正房,母亲喜欢花草,院子里种了许多植物,有铁树、桃树、爬墙虎等等。1994年,我们家是小坤园最早改建的一户,把原来的土坯房拆掉,建起了新式的楼房。从此之后,巷子里的人家陆陆续续都拆掉了平房,建起了楼房。”
小坤园过去有两个坟院,巷子西边有一个,东边有一个,现在这两个坟院还有一部分在,只是周围被建筑物遮挡,走在巷子里看不到了。马雅娟说:“小坤园与小皮院连接的南北巷西边的坟院,现在还是我们麦苋街马家的墓园,我的父亲、爷爷、姐姐都在那里安葬。此外,小坤园南北巷东边,还有一个小墓园至今仍在。”
上世纪五十年代,小坤园通了自来水,水龙头就在巷子东口,大家都在那儿接水,后来自来水龙头挪到了八家巷。杨君告诉记者,解放后大概七八十年代时,小坤园里还有一个翻砂厂。
现在,巷中住户的生活越来越好,人口也增加了,小坤园改变了模样。马雅娟说,小坤园西头死胡同里住着林家、王家、马家,过去住着平房,现在都建成了好几层的楼房。南口过去坟院的空地,后来清真寺在那里建起了楼房。马雅娟家附近前些年还有一户人家保存着过去的老房子,那是小坤园典型的土木结构老房,他们不久前也刚刚建成了楼房。“我家的二层楼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刚建好的时候,是巷子里最好的房子,20年过去了,现在已经是巷子里最落后的房子了。”马雅娟说。
现在,小坤园的住户以马姓为多,除了过去一直住在这里的老住户,近些年街上的租住户多了。马雅娟感慨地说:“过去,小坤园的很多住户都是正门在小皮院、麦苋街,后门、偏门在小坤园,本地的住户本来就比较少。现在,比我年纪长的老人要么过世了,要么说不清过去的事情,我这一辈在巷子里已经算年纪大的了。如果我母亲在,肯定对小坤园的故事如数家珍,可惜她前些年去世了。而现在的小辈对巷子过去的事情都说不清了。”
麦苋街住户偏门开在小坤园
小坤园老1号、3号、4号都是过去的老户,但现在都看不到过去的样子了。现在小坤园东段街北有一个老式的黑门头,过去是麦苋街的住户,马雅娟说,他家的房子正门在麦苋街,偏门开在小坤园,后来他家把小坤园这块院子卖掉,单独成户,过去的偏门就成了正门。那时候街道东段有好几家都是偏门开在小坤园,正门在麦苋街。小坤园老5号中间的院子里还有些旧房子,能看到过去的样子,除此之外,巷子里的老房全改造了,看不到过去的样子了。(西安晚报记者 赵珍 尚洪涛)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评论